- 手机:
- 13988889999
- 电话:
- 020-88889999
- 邮箱:
- admin@gsjjmy.com
- 地址:
- 广东省谈球吧·(体育)官方网站
谈球吧【石油观察家】中国石油进口安全影响因素分析北京理工大学能源与环境政策研究中心;2.北京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3.北京电动车辆协同创新中心
摘要:随着我国石油需求量的不断增加,石油进口量也在逐年增大。进入21 世纪以来,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逐年递增。目前,我国石油进口区域主要分为中东地区、美洲地区、非洲地区和中亚—俄罗斯地区以及亚太地区。随着我国石油进口区域的进一步多元化,有必要研究不同石油出口地区的、经济、社会稳定等因素对我国石油进口贸易安全所产生的影响,从而识别我国石油贸易所面临的潜在风险,以避免由石油进口不确定性对我国能源战略发展带来冲击。
石油风险和石油安全,是国际石油贸易与本国石油供需关系所面临的两个重要问题(魏一鸣,2010)。从石油贸易角度来看,石油安全是在合理的价格下获得可靠的、足够的石油供应;而对石油进口国而言,石油安全就是指一国经济发展所依赖的油气供给得到有效保障。随着全球经济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的高速发展,世界各国对石油的需求量也在逐年增加,由于石油储量的不均衡性,未来各国之间的石油贸易必将愈发频繁。当前,中国的石油安全问题已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2015 年我国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未来5 年内,我国需要深入推进能源,特别提出要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维护国家能源安全。
中国石油安全供应的根本保证是立足于中国石油勘探开发力量,鼓励中国石油企业参与国内和国际石油资源合作,寻找并开发更多的石油资源,以求安全、可靠、稳定的石油供应。未来一段时间内中国的石油供需关系仍不容乐观,石油探明可采储量短期内不会出现明显增长,而消费量将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呈持续大幅上升趋势。据英国石油公司(BP)《2035 年世界能源展望报告》统计数据,未来20 年,中国所有化石燃料的需求均将出现较大幅度的增长,特别是石油需求量将增长近70% ;预计中国将在2030 年前后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石油消费国,而石油进口依存度也将从2016 年的60% 左右(700 万桶/d)上升至2035 年的75%(1300 万桶/d)。目前,中国已进入重化工业阶段, 从现在起到2020 年之前,正是中国完成工业化过程的关键时期,而作为“工业血液”的石油资源,其消费量也将在短期之内急剧增加(马卫锋等,2005)。
研究石油进口区域对中国石油安全的影响首先需要从石油领域清晰界定石油安全的内涵和外延。石油安全对于不同类型国家具有不同的含义(陈惠芬,2010)。中国属于石油进口国,因此石油安全的核心内容主要围绕两个方面,即稳定持续的石油供给和安全的石油运输通道。除市场供需关系引发石油贸易波动以外,石油出口地区的、军事、外交政策等地缘因素也在间接左右国际石油贸易走向(李畅等,2007)。一般来说,石油供应越不稳定,石油贸易量波动性越大;从长期来看,局部地区不稳定性影响国际主要石油投资商的市场预期,将进一步加大远期石油贸易走势的不确定性(魏一鸣等,2006)。
为更好的参与国际石油贸易事务与制定相关石油进口政策,首先需要对我国的石油资源、消费以及我国石油供应和进口现状与趋势有一个清晰的了解。本文期望通过在对中国石油资源储量分布和消费特点以及中国分区域进口数据分析的基础上探寻影响我国石油能源安全的潜在因素,为进一步研究海外石油供应风险提供研究基础。
长期以来,我国石油生产和消费整体一直呈现增长趋势,见图1。石油产量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20 万t 增加到2015 年的2.15 亿t, 而消费量从1950 年的48.1 万t 增长至2015 年的5.60 亿t。我国石油供需走向大致可分为4 个阶段:20 世纪50~60 年代,我国石油生产和消费量都相对较少,石油的供需处于短期波动状态;20 世纪60 年代以后,石油供应紧张局面有所缓解,截至1993 年,我国的石油供需基本平衡;而从1994 年开始,石油消费总量就已超过生产总量,且供需缺口逐年增大,石油进口依存度逐年提高。进入21 世纪,石油供需缺口进一步扩大,石油生产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从1998年开始,我国石油进口量迅速增加,据《中国能源统计年鉴1999》数据显示,1998 年石油进口量为0.55 亿t,而2015 年石油进口量升至3.36 亿t,为1998 年的近7 倍,石油对外依存度也从1998 年的28.3%上升至2015 年的65% 左右。
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国民经济处于恢复时期,煤炭、石油等能源工业也都处于恢复时期,所以能源的供需处于一种波动状态。随后我国步入一段经济的稳步发展时期,能源需求量上升。20 世纪60 年代,随着地质普查和勘探的深入,以大庆油田为代表的一批油气田的开发和建设,缓解了石油供应紧张的局面。从90 年代起,我国经济进入另一轮高速发展阶段,能源消费量急增,我国现有能源供给能力特别是石油生产量已远远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石油消费水平,石油进口量也越来越大,石油进口依赖程度常年保持在60% 左右。
分行业而言,当前我国石油主要消费部门仍为工业部门,见图2。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生活消费和与运输、交通相关的石油消费占比增长明显。2005 年我国石油消费近70% 用于工业生产,居民生活消费和交通运输业石油消费占比分别为1.9% 和21% ;2014 年工业部门石油消费占比约为66%,居民生活消费和交通运输部门石油消费占比分别增长至3.7% 和22.8%。据《BP2016 年世界能源展望》预测,未来中国运输行业的能源消费将增长96%,而石油仍将是主导性燃料,尽管占有份额将有所下降,但预计仍将保持在85% 左右。因此,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国的石油供需将很难达到平衡,石油进口量仍将维持增长态势。
当前我国石油产量远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石油消费量,以“三桶油”为代表的中国石油企业纷纷开始涉足国际石油贸易领域, 截至2015 年底,我国石油开发足迹已遍布世界各地,然而,我国海外石油的开发及进口仍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
中东和非洲作为我国的两大石油进口区域,石油进口一直占我国石油总进口量的2/3 左右,2015 年中东地区和非洲地区的石油进口量更是占到我国石油进口总量的70%,见表1。
可以预见,在未来一段时期内,中东和非洲地区仍将是我国石油进口的两大重要供给区。由于该地区局势复杂多变,经济发展起伏不定,致使两地区的石油供给稳定性很难得到保证。以“两伊”地区为例,其作为石油年产量仅次于沙特阿拉伯的海湾国家,两国未来的经济发展走向将直接影响该区域的石油供应。自1980 年9月以来,海湾局势变化引起的该地区石油产量波动谈球吧,对经济造成影响。不难推断,作为中东地区的两大石油出口国,未来一旦局势变化,将对我国石油供应带来不可预估的影响。另外,苏丹—南苏丹局势也是我国非洲地区石油进口稳定性需要面对的问题之一。2011 年7 月9 日,南苏丹正式宣布独立,自此苏丹地区正式分划为苏丹共和国和南苏丹两个国家。而南北苏丹给该地区石油生产运输带来一系列问题。由于该国石油资源近70% 划分给南苏丹地区, 而大量炼油厂建立在苏丹共和国境内,且南苏丹没有输油管道及石油运输码头,因此,石油运输必须途径苏丹共和国。为弥补油田划分的不利结果,苏丹国对南苏丹的过境石油收取高额的石油过境费。目前南苏丹正积极寻求帮助,而中国也希望建立新的输油管道,以减少苏丹国对南苏丹出口石油进行钳制。
随着我国海外石油进口地区的多元化,除中东和非洲地区以外,我国近年在西半球、欧洲和中亚地区及亚太地区的石油进口量也有一定规模的增长,见图3。
2006年开始,我国从欧洲和中亚地区的石油进口量逐年增加,尽管从2012 年开始出现下滑趋势,但目前仍是我国除中东和非洲以外的第三大石油进口区域;而伴随着委内瑞拉和巴西等国相继发现海上油田,我国从西半球进口的石油量也在逐年增加,截至2015 年, 我国从西半球进口石油总量已达到42.7Mt,基本与欧洲和中亚地区石油进口量持平。预计未来一段时间内,从西半球进口石油量仍将保持较稳定的上升趋势;另一方面,从亚太地区进口石油量变化幅度不大,除2015 年以外,基本每年保持在30~40Mt。
相对于传统石油进口地区,欧洲和中亚、西半球和亚太地区石油供应相对稳定,特别是北美和欧洲地区,由于经济较发达,政局较稳定,且石油贸易政策较为完善,因此,短期之内石油对外出口量变化不大,其石油市场竞争激烈且已被发达国家占领,因此,中国很难进入欧洲和北美石油市场;作为我国重要石油贸易国的俄罗斯,在跨入21 世纪之后经济发展迅速,2015 年俄汽油产量达3890 万t, 同比增长1.6%。虽然俄罗斯是世界上石油产量最大的国家,但是在石油价格形成机制中的话语权较小。此外,亚太地区由于石油探明储量相对较低,未来一段时间内该地区石油供应很难满足我国当前日益增长的石油消费量。
由于世界石油资源分布不均衡的特点,石油资源丰富的地区和国家对石油的需求相对较小,而石油消费较大的国家和地区石油资源相对匮乏,这种供需失衡的现实导致国际石油贸易高度集中和垄断(魏一鸣,2010)。现有的陆地运输能力已经不能满足现有的石油运输量需求,越来越多的石油需要通过海上运输通道从石油产出国运送至石油需求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和最大的石油进口国,中国目前石油进口的主要渠道是海上油轮运输,海上石油运输路途遥远,途径国众多,因此各国海洋环境以及周边海域基础设施建设将直接决定海洋石油运输成本及安全。2015年海湾局势变动导致国际石油市场动荡。作为欧、亚、非海上交通要道,也门位于阿拉伯半岛南端,南濒阿拉伯海、亚丁湾,东邻阿曼,西隔曼德海峡与非洲相望,北与全球最大原油出口国沙特阿拉伯接壤,南部海岸线是油轮东出波斯湾向西航行的必经航道。EIA 数据显示,2013 年也门每日石油运输量达380 万桶,见表2。
曼德海峡被封闭可能导致油轮无法从波斯湾抵达苏伊士运河,必须从非洲南端绕行,由此直接抬高石油到岸价格。我国石油远洋运输多需经过也门,从印度洋进入中国境内,因此该地区一旦发生冲突事件,将直接影响我国石油进口通道畅通。同时也门与索马里在亚丁湾区域互为犄角,该港口如被海盗封锁,也将直接影响国际石油运输量谈球吧。
进入20 世纪,随着世界经济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经济高速发展,各国对石油需求量也在逐年增加,由于石油储量的不均衡性,未来各国之间的石油贸易必将更加频繁。伴随着我国经济的稳步发展,石油进口依赖程度也将逐年增大,因此研究石油进口地区对我国石油安全的影响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是继续加大对传统石油出口地区的关注程度。未来中东地区仍将是世界石油主要出口区域, 据《BP2035 世界能源展望》, 到2035 年,以中东国家为主的OPEC 石油产量将增长700万桶/d。2014 年我国石油进口国排名前5 位的是沙特阿拉伯(53.90Mt)、安哥拉(40.01Mt)、阿曼(25.47Mt)、俄罗斯(24.35Mt)和伊拉克(23.51Mt)。中东地区和非洲地区地缘局势复杂,同时领土和油气资源所有权归属问题,也间接影响中东和非洲地区石油产量;此外,由于该地区存在国民经济过度依赖于石油工业等问题,导致国际石油贸易一旦受到冲击,将直接影响中东和非洲地区的石油出口策略,从而导致我国石油安全受到影响。因此,我国在制定石油进口政策时必须充分考虑该地区政局变化对石油出口量的影响,以便及时调整石油进口方针,以减少由地区动荡、经济疲软所带来的负面效应。
二是探寻石油进口区域多元化将是解决我国石油安全问题的重要途径。伴随着南美地区海上油田的不断发现,该地区的石油出口量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大幅增长,我国在过去十几年内从南美地区进口石油量相对较少,为解决我国石油进口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从南美地区进口石油或成为重要突破口;而作为中国重要能源贸易合作伙伴的俄罗斯,近年来对中国石油出口量逐年增加。由于能源贸易在中俄关系中占据重要地位,也是中俄关系不断前行的重要基础:一方面,中国经济发展迅速,对能源需求量不断增加谈球吧,而邻国俄罗斯作为世界能源大国,恰恰可以为中国提供大量的石油、天然气;另一方面,能源出口是俄罗斯外汇收入的重要来源,也是中俄贸易的主要组成部分。近几年,俄欧关系波动,影响到俄罗斯对欧洲能源的出口,俄罗斯亟需开发新的能源市场。而中国为了降低能源进口的风险,实现能源进口渠道的多样化,也需要俄罗斯的稳定能源供应。
三是注重我国海上石油运输通道的安全性。由于跨国石油运输及海上石油勘探技术的不断发展, 现有的陆地运输能力已经不能满足石油运输量需求,越来越多的石油将通过海上运输通道从石油产出国运送至石油需求国。由于石油海洋运输受很多不确定性因素影响,为有效规避和降低石油进口的海洋运输风险,我国应采取一系列积极措施以降低石油进口所面临的运输风险。为保证石油供应和石油安全,在积极扩大石油进口来源的同时,还应不断寻求新的运输通道, 以分散过度依赖海上运输带来的石油运输安全问题。例如完成石油管道的陆路铺设,以摆脱太平洋石油运输线发生局部事件所带来的供应中断风险。(来源:《中国能源》,2016年11 月)
石油观察智库研究部长期招募兼职研究员,欢迎油气研究方向的专业人员加盟,同时欢迎各石油院校在校学生实习!简历中请详述研究方向和研究成果。